印度电影《真假王子》剧情介绍:宗族以德、爵、功作为从祀的标准,有功名的读书人,有官品的族人以及对宗族有贡献的成员,生前作为宗祠的主人,死后成为崇祀的对象。无论在今生与来世,还是人间与天堂,绅士的身份和灵魂都在族人的崇敬中获得了权威的意义。因而,“族正以贵贵为主,先进士,次举贡生监,贵同则长长,长同则序齿。无贵者或长长,或贤贤。族约以贤贤为主,皆由合族公举”③。在宗族系统中,凡有进士、举人和品官身份的族人,分到的胙肉比祠堂主事人员还要多,他们在族内享有崇高的地位,甚至族田、宗祠也大都由有功名的绅士掌管着。无疑,“宗族是以士绅为首的组织”④。
依存于官方政权的保甲制度,事实上根本达不到控制地方绅士的目的,而绅士阶层却在对地方社会的控制中,既确保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又削弱了保甲制的实际作用。
三、团练与绅士
咸丰三年(1853),清王朝谕令各省普行团练。在清王朝社会控制力量衰微的历史过程中,团练遂成为近代社会控制的另一种组织系统。面对团练的创行,人们有意发掘着它的历史根源:“南朝以来,如裴骏、鲁悉达、周迪之属,类以乡兵悍贼取胜,开元后,府兵法废,诸州始团练民兵。”①“团练者,即古寓兵于农之意,而变通其法以适时用者也。”②尽管文化的传统可以为这种社会控制形式寻绎出足已充分的历史依据,然而现实的社会需求和王朝别无良策的政治无奈,才是团练兴起的真正原因。
相关影视:印度电影《真假王子》